7月12日,以“专业引领,创新发展:迈向高质量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为主题的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会议暨全国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在天水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以及其他省内外高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与高校领导齐聚一堂,深入交流小学教育领域的新理念与新成果。

天水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左国防出席开幕式,并代表学校致辞。他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左国防副校长指出,本次会议恰逢学校成功更名为大学并迈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的关键阶段,意义尤为重大。他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内涵式发展,助力教师教育工作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教育强国”战略在天水师范大学的落实落地。左国防表示,学校将以本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深刻把握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强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打造新时代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新高地。

大会环节中,温州大学彭小明教授作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特点凝练、目标定位与实施策略——以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小教专业为例》的主旨报告。他围绕温州大学“博爱雅艺”核心师范文化,通过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路径的完善,全流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以及“359”实践教学模式和“五位一体”实践体系的建立,全面介绍了一流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经验。同时,彭教授还分享了天津师范大学“五优联动、三链协同”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天水师范大学“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五三’模式”,以及温州大学“溯初实验班”精英教师遴选培养等鲜活案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南京师范大学冯磊副教授以《UGIS模式下AI赋能小学教育和师范生培养的南京师大探索》为题,介绍了南京师大依托高校—政府—企业—学校(U-G-I-S)协同创新机制,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推动小学教育及师范生培养的新路径。学校带领师生团队在生成式AI课堂、智能心理健康产品、教学创新竞赛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获得专项基金支持,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数字化转型。该模式为基础教育数字化升级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南京样本”。

在随后召开的常务理事会上,天津师范大学杨宝忠教授主持会议,会议气氛热烈且富有成效。与会理事们围绕全国小学教师教育学术委员会的发展规划、学术活动组织、会员管理、专业认证、成果推广,以及师范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核心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讨。理事们认真总结、回顾了学会近年来在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培育、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充分肯定了各成员单位在推动小学教师教育创新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大家还结合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针对师资培养模式改革、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区域协作机制创新、跨学科团队建设等深入交换了意见,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具体工作举措和合作方向。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充分展示了各地区高校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师培养领域的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为进一步加强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协同创新、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搭建了重要平台,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撰稿:李晓丽
编辑:张春艳
审核:吴彦文